
Jennifer Wang
Specialist
Sold for HK$1,502,500 inc. premium
Our Chinese Paintings specialists can help you find a similar item at an auction or via a private sale.
Find your local specialistSpecialist
Provenance:
Private Northern Ireland collection. The current owner inherited from the recently-deceased collector who started to build his collection of Chinese art from the 1970s up till 2000.
八大山人 孤松雙鹿圖 水墨紙本 立軸
款識:
八大山人寫。
鈐印:可得神仙、八大山人
来源:
北愛爾蘭私人珍藏。現藏家得自遺產贈予。原藏家雅好藝術,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陸續購入中國藝術品,直至二〇〇〇年。
註:鹿外形修長美麗,性格溫順,自古就被民間視為靈善之獸。南齊任昉《述異記》有「鹿千年為蒼鹿,又五百年化為白鹿,又五百年化為玄鹿」的記載,而《詩經·小雅·鹿鳴》中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蘋;我有嘉賓,鼓瑟吹笙」更是家喻戶曉的名句。
「鹿」與「祿」、「樂」諧音,寓意美好,以鹿入畫,象徵吉祥、仕祿、長壽、幸福,由來已久,深入人心。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漆棺上就有《雙鹿圖》彩繪,北魏敦煌亦有佛教《九色鹿本生》壁畫, 五代則傳世有佚名傑作《丹楓呦鹿圖》,明代則商喜、謝時臣、仇英、丁雲鵬皆有佳作,而至明清鼎革,八大山人以鹿入畫,將鹿的優美馴良注入隱喻及人格化的表現,鹿從喜慶壽禱的俗世之鹿,成為八大山人孤傲倔強精神的自喻,自此,這一傳統的吉祥題材便深深烙上八大山人獨特的印記。
據任道斌二〇〇九年專文,遍閱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》(文物出版社,1986-2000)、《海外藏中國歷代名畫》(林樹中主編,湖南美術出版社,1998)、《八大山人精品集》(單國霖、鐘銀蘭編,人民美術出版社,1999)、《藝苑掇英》第二十三期(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,1984年)、《中國繪畫總合圖錄》(鈴木敬主編,東京大學出版會,1977)及《續編》(戶田禎佑、小川裕充主編,東京大學出版會,1998)等重要出版,八大以鹿為題的畫作計有二十八件,散藏於海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,是八大繪畫作品的重要組成。
這二十八件中,寫單鹿的「松鹿圖」有十一件,「雙鹿圖」僅得二件,而以松配雙鹿者,則僅得一件,即現藏於北京國家博物館的《松樹雙鹿圖》(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》一,頁256)。不知為何,任氏遺漏湖南省博物館所藏尺幅甚鉅之八大《松鹿圖》,該圖繪松崖下二鹿,一正一背,悠然憩立,或因七人鑑定小組巡察時尚未收入湖南省博館藏而成遺珠。
本幅繪雌雄二鹿親密依偎,體態纖細修長,鹿身滿佈梅花斑,公鹿在前做昂首狀,青眼向天,母鹿在後轉頸回首,二鹿唇脗相接。雙鹿足下綠草如茵,頭上松葉紛紛,垂如華蓋,似護祐著這對親吻中鹿兒,畫面超然中透遞著無限溫情。與國博庚辰(1700)所作《松樹雙鹿圖》同觀,本幅明顯出於相若時期,即八大人生最後十年間(1694-約1705)。藝術欣賞,見仁見智,殊難平心,然本幅構圖之簡潔,點染並線條之調度,雙鹿神態之拿捏,咸可稱恰到好處,若云著錄於上述出版中,亦無粗鄙之嫌,或為允當。
參考資料:
任道斌,〈八大山人的鹿圖淺析〉,收錄於《豪素深心——明末清初遺民金石書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澳門藝術博物館,2018),頁1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