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HE FENG WEN T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
奉文堂珍藏中國書畫
Lots 201-219
繼2014年10月《古雅至臻──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》專拍大獲成功之後,邦瀚斯中國書畫部本季幸獲所託,檢其舊藏十九件,匯成一輯,以饗仝好。奉文堂主人陳淑貞女士自幼雅好藝術,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起,舉凡書畫、陶瓷、玉雕、文房清玩,皆悉力蒐求,逾仨載不倦,遂成大觀。二十世紀書畫家當中,奉文堂主尤鍾愛齊白石,本輯逾半乃齊氏佳構小品,最早紀年作品為1925年,最晚為五十年代初白石老人91歲所製,時間跨度近三十年。這三十年,正是白石衰年變法、自成一格、創作力鼎盛時期,如1929年寫於金絹之上的〈蕉林清夏〉六幅屏風(編號212)以及1938年寫贈胡佩衡的〈舍利函齋圖〉(編號211)可謂白石山水之典型。其餘舉凡拂塵、柴耙、漁具、筆硯、葵扇蓮蓬等,將日常平實之物件入畫,生趣盎然,看似信手拈來,實最能彰顯白石功力所在。
奉文堂珍藏中國書畫
Lots 201-219
繼2014年10月《古雅至臻──奉文堂藏中國古代陶瓷》專拍大獲成功之後,邦瀚斯中國書畫部本季幸獲所託,檢其舊藏十九件,匯成一輯,以饗仝好。奉文堂主人陳淑貞女士自幼雅好藝術,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起,舉凡書畫、陶瓷、玉雕、文房清玩,皆悉力蒐求,逾仨載不倦,遂成大觀。二十世紀書畫家當中,奉文堂主尤鍾愛齊白石,本輯逾半乃齊氏佳構小品,最早紀年作品為1925年,最晚為五十年代初白石老人91歲所製,時間跨度近三十年。這三十年,正是白石衰年變法、自成一格、創作力鼎盛時期,如1929年寫於金絹之上的〈蕉林清夏〉六幅屏風(編號212)以及1938年寫贈胡佩衡的〈舍利函齋圖〉(編號211)可謂白石山水之典型。其餘舉凡拂塵、柴耙、漁具、筆硯、葵扇蓮蓬等,將日常平實之物件入畫,生趣盎然,看似信手拈來,實最能彰顯白石功力所在。
Lot 214
Wu Guanzhong (1919-2010) Fishes
26 May 2017, 16:00 HKT
Hong Kong, Six Pacific PlaceHK$1,500,000 - HK$2,500,000
Looking for a similar item?
Our Chinese Paintings specialists can help you find a similar item at an auction or via a private sale.
Find your local specialistAsk about this lot

Wu Guanzhong (1919-2010)
Fishes
Ink and colour on paper, framed
Signed Wu Guanzhong, with two seals of the artist
Dated 1987
54cm x 85.5cm (21¼in x 33¾in).
Ink and colour on paper, framed
Signed Wu Guanzhong, with two seals of the artist
Dated 1987
54cm x 85.5cm (21¼in x 33¾in).
Footnotes
Provenance:
The Feng Wen Tang Collection
吳冠中 群魚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八七年作
款識:吳冠中。1987。
鈴印:吳冠中印 、八十年代
來源:
奉文堂珍藏中國書畫
註: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,吳冠中在水墨創作中大膽探索形式美的無限可能,自寫生實景中提取抽象形式的元素,以點、線、面為構成,使畫面在「寫實」和「抽象」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,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。吳冠中說過「我在具象表現中一向著力於形式美的追求。形式美是畫面的主體,物像之面貌往往次居第二性。甚至只是一種借口。」本幅〈群魚〉便正好呈現了畫家的企圖與探索,恣意縱橫的線條,穿插交錯的濃墨淡彩,畫面生動有致、活力四溢。